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和最大資源,民營企業是浙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家是浙江的寶貴財富。
2020年1月16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這是本屆人代會通過的第一部法規,也是全國第一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該條例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浙江以地方立法形式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屬全國首創,因而備受矚目。此前20多天,中央發佈“民企28條”,不到一個月,浙江“條例”出台,時間上可以説是無縫對接。這個“無縫銜接”是巧合,因為這部“條例”已經籌備了差不多一年時間,説明浙江省一直在謀劃怎樣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此次“條例”的發佈和施行,讓浙江在之前以“最多跑一次”為代表的基礎上,改善營商環境再次跑在全國前列。
2019年11月13日,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近2800名浙商代表與會。大會簽約項目協議總投資達3000億元以上,系歷屆之最。
開幕式上,2019全球浙商金獎揭曉,11位浙商獲此殊榮,分別是:張秀燕、駱建軍、李偉、王衞華、宗馥莉、張國標、章小華、喻渭蛟、餘國良、胡金林、徐文榮。
“全球浙商金獎”是由浙商總會發起、全球各地浙江商會共同參與的公益性評選。
兩年一度的世界浙商大會,是全球浙商最高大上的盛會。所謂“高”,包括各級領導和參會主體的浙商以及友商的層次高;所謂“大”,除了規模大,主題和議題設置豐富宏大,招引項目總投資額為歷屆之最,首次發佈“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所謂“上”,則是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凝聚和認同,是自豪感和歸屬感。提升和鞏固“四海浙商一家人、天下浙商一家親、浙江永遠是浙商的根”的感覺和紐帶,是這個大會重要的基本功能。
2019年10月23日下午,“改革先鋒”、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謝高華去世。
上世紀八十年代,謝高華在義烏縣(現義烏市)任縣委書記,他打破條條框框,以敢於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擔當,毅然拍板給路邊攤市場“開綠燈”,首創“興商建縣”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催生了義烏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
謝高華是浙江干部愛護企業的一個符號。浙江經濟長時間走在全國前列,是浙江干部務實理性敢於擔當和浙商羣體創業創新敢闖敢幹共同努力的結果。謝高華不是義烏人,在義烏當領導只有兩年多時間,離任後又不在義烏,但義烏老闆惦念了他一輩子。健康的政商關係,謝高華和義烏商人共同書寫了一個時代範本。
在中國科學院公佈的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中,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選院士。
作為阿里雲的開創者,過去10年,王堅主持研發了中國唯一自研的雲操作系統——飛天,突破世界級技術難題,實現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王堅也是浙江5位當選科學家中唯一一位來自企業的院士。
對阿里巴巴來説,也許重返港交所更重要;對整個民營企業羣體來説,王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更重要,因為這是中國幾千萬民企零的突破。民營企業能夠培育出院士,意味着企業成為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的主體,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不再只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利,這是創新社會的重要特徵。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而此次給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區塊鏈問題的是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
區塊鏈是己亥年的熱詞,而浙商佔了其中最大的兩個熱點:應邀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區塊鏈技術的陳純教授,不僅是院士,還是區塊鏈標杆企業趣鏈科技的董事長;11月登陸納斯達克的浙股嘉楠耘智則被視為區塊鏈第一股。既務實又善於創新的浙商,在很多人還把區塊鏈當做概念觀望的時候,已經將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2019年9月10日,是馬雲55歲生日,阿里巴巴20週年。這一天,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接下了這充滿重量的接力棒。
馬雲發表了自己的卸任演講。他説:“今天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今天不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一個制度的成功。”“世界這麼好,機會那麼多,我這麼愛熱鬧,哪裏捨得這麼年輕就退休離場。咱們換個江湖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民營企業的創始人都是這個公司的靈魂人物,民營企業家和他的公司往往是等號關係,須臾不可分割——他創造了公司的輝煌,他離開了公司可能一蹶不振。55歲的馬雲和61歲的宋衞平,這兩個嵊州人離開了舞台中央,但舞台演出還在繼續。如果沒有了馬雲的阿里依然強大,沒有了宋衞平的綠城照樣被點贊,説明他們公司文化和制度建設的成功。這一點,比他們之前親手打造了知名企業更難也更重要。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25家公司獲得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這是科創板首批掛牌上市公司。
在這25家公司中有3家浙企,分別是杭可科技、容百科技、虹軟科技。
浙江A股上市公司總數超過江蘇,略少於廣東,按照人均比例則位居榜首。科創板開板萬眾矚目,浙股公司又當仁不讓,三家浙江企業躋身首批上市交易行列。浙江獨角獸企業數量也居於全國前列。科創板和獨角獸代表的是新技術和成長性,這個榜單讓我們看到了浙商的厚度和浙江經濟的後勁。
在萬向內部召開的萬向創業50週年大會上,萬向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魯偉鼎先生宣佈:依照萬向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先生的意願、情境,萬向集團公司董事局決定,按照《信託法》和《慈善法》,正式開始辦理,將萬向集團公司截止2018年度審計報告的資產,全部捐贈設立魯冠球萬向事業基金。
48歲的魯偉鼎掌舵萬向的第一年,可謂是平穩而不乏亮點。這麼大手筆,是他對魯冠球精神的忠實傳承和光大弘揚,從慈善信託的名稱——“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就可以看出端倪。
為持續深入開展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豐富教育形式,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不斷築牢民營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基礎,浙江省工商聯決定設立“浙江省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教育基地)。
元月8日上午,在浙江省工商聯十一屆四次執委會議上,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魯冠球精神展陳館、浙商博物館、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基地首批4家教育基地被授牌。
省工商聯確定首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意在進一步提升浙商應對風險挑戰的精氣神。此舉將推動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家國情懷,促進商業文明和社會文明的共同發展。
2019年1月7日,為期一個月的祐康系十家企業聯合管理人公開招募意向投資人預重整報名截止,多家實力名企進入角逐名單。這意味着,祐康將迎來新的主人、新的開始。
政府果斷出手、企業迴歸主業堅持創新、經銷商抱團自救……一個曾因多重因素疊加而瀕臨破產的民企,歷經3年,起死回生。其中的點點滴滴,為當前“穩企業”工作提供了諸多啓示。
浙商素以務實穩健、生命力強、失敗率低著稱,但近年來,浙江民企包括少數上規模企業資金鍊斷裂陷入困境的也不在少數。這些瀕危實體企業負責人絕大多數敢於面對現實不逃避,力保生產經營、就業崗位等正常運轉。債務重組後公司可能會“改姓”,但“祐康”們保住了,“戴天榮”他們創業的初心就不會被辜負。
回望己亥年浙商的背影,看看哪些事件烙下了最深的印記